關于瓷磚地理品牌價值的思考
編輯:【海南旺順祥業貿易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9.05.17】 瀏覽次數:【891】
場景1. 吳大師一篇有關馬桶蓋的文字在全國掀起的波浪顯然還是不會立刻平息的,在咱們陶瓷衛浴的朋友中間更加如此. 很多人后來知道了,當中越洋扛回來的日本牌子產品,有一些就在中國生產. 詳細情形不用啰嗦了。
場景2. 最近又拜讀了業內大佬總結的”10怪,18怪”,其中就有”佛山品牌到處賣”. 就是外地投資商在佛山注冊公司,然后生產/運營的核心團隊都是外地, 看來”佛山陶瓷”這個曾經的金子招牌被揩了油水了,或者可以說被兌水了。
場景3. 某位成長在粵北某茶葉出產地的陶瓷屆朋友告訴我, 他年輕時候沒有搞懂,每年春節沒有過多久, 很多外省人過來拼命收購他們的茶葉,成車成車的運走.后來,懂行的人捅破了窗戶紙, 有人收購他們的茶葉,拿去當成”西湖龍井”充高價賣。
三者有什么共同點? 地理名稱所帶來的認知價值的提升還是沉淪。
經典的品牌理論一般告訴我們, 由地理名稱所帶來的溢價, 由于其出產地的天然因素,一般僅限于農產品和手工藝品。
有一般, 就總會有例外。
所以,不用責怪上述場景的消費者或者生產經營者, 他們只是和我們一樣的經濟人,趨利避害,以合適的價格買到他們認為好的產品和服務。
值得反思的是,既然大家都知道日本牌子的產品有不少是中國生產,為什么我們當中不少事后聲稱質量和他們相當的廠家,就不能做到占領消費者的心智,讓他們的理智和感情的天平傾向于自己? 須知日本人沒有專門做廣告推銷自己的馬桶蓋. 除了吳大師所說的企業沒有及時感知消費者的需求,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能否做到整體的價值提升,讓他們確實感受到品質和服務, 對于需求作出認真和貼心的回應. 一講到營銷,有不少人立刻想到的是展廳,廣告,促銷,折扣, 活動, 甚至美女明星現場秀胸部. 而不是在產品開發階段的調研,收集數據,消費者偏好調查, 生產過程的精益求精,產品的迭代更新。
由于日本的企業還是保持著令人不得不敬佩的對于質量提升的近乎宗教般的癡迷 而不是權宜之計, 對于消費者(起碼是對于他們的同胞)的敬重而不是能忽悠就忽悠的心態, “日本制造”迄今還是享有非常好的口碑,以至于有部分用家作出好評,大家就自然的愛屋及烏, “日本制造”就變成了”地理商標”了。
同樣的道理適用于”德國制造”。
那么,為什么同樣是真正的”地理商標”龍井茶,和類似于”地理商標”的佛山陶瓷有兌水?
這個現象存在不止兩三年了, 大家都會責怪不知道是誰的”有關部門”之外, 還能做些什么?
搭便車心態產生在一般的參與者不奇怪,因為他們的利益和損失都不是最大的. 但是, 如果”米貴是大家事情”的心態不幸發生在行業的領導企業身上,那么,最終的損失還是他們最大., 因為這個集體牌子弄砸了, 不管是“佛山陶瓷”,還是”西湖龍井”,原來的利益相關者受傷最多,就算事后跑出來嚷嚷, 也于事無補。類似的場景。咱們同胞外戰內行, 在洋人的飛機上面打架,在人家的千年文物上面題詞, 國際笑話不斷,最終政府部門出面干涉了.我認為不是侵犯私權,反而正是保護私權的正確做法. 否則, 最終導致的是地理名稱所帶來的認知價值的進一步沉淪.試想, 最糟糕的但又非常可能的情況是, 人家早已把”中國游客”標簽化,即使你我外游時候都是風度翩翩,但是人家還是對我們白眼,時刻提防我們大鬧天宮。